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区级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 课题列表 > 数学课题 > 区级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研究》 > 理论学习

文献学习心得(焦娇)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沈新春  发布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

学数学建模教学学习心得

对数学建模的研究学习,不仅让我对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多的是对综合的,多角度思考的能力锻炼。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把“模型思想”列入了数学课程内容,提出了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具体过程,以此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数学建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新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同时,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虽然小学生很难有机会经历完整且严密的数学建模过程,但是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他们在现实问题情境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复杂的实际问题会变得本质化、简洁化甚至一般化,使一类数学问题有了相同的解决程序和方法。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的间隔排列这一课时,学生从书中的例题会发现小兔和蘑菇、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的排列是一个隔一个的,它们的数量就有一定的联系,就得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边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将模型进行变化,如果两端物体不同,经过探究会发现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此类模型可以解决爬楼梯、锯木头、路边植树问题。到四年级时学生学习周期规律,可以在此前学习的间隔排列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究物体排列的变化规律模型,进行总结概括。对具有周期规律物体的一类问题,学生不进行归纳规律,不进行模型的建立也能得出结果,但会变得十分繁琐,对思维能力也没有任何提高。而当归纳出第几个物体的特征,可以用总数除以每组个数,看余数来判断它是每组的第几个时,对更复杂的问题,学生可以更快得出结论。此类模型的建立过程就是学生将问题本质化、简洁化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建模内容,应该包括情景、问题、设计、建模过程、结果、交流和反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体现其中的一部分。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建模,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新概念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实现数学概念的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