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语文课题(一)【2007-2010】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 课题列表 > 语文课题 > 语文课题(一)【2007-2010】 > 研究成果

论文:关注学生心理,构建绿色语文课堂(王新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liufang  发布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

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今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家庭不和、长辈溺爱、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小学生在与人沟通、待人接物方面存在障碍,在学习、情绪、意志、个性、习惯等方面出现问题,成为心理问题学生。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绿化我们的校风,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的课堂呢?我想,绿色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健康成长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关爱学生,让学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

爱心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应该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一颗医生般的仁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让学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

语文是语言的学科,强调与学生的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和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爱。一个温暖的目光,一句关心的话语,或是轻轻握着充满着忧伤的孩子的手,亲爱的老师,您可知道,孩子一生的不畏风雨的力量也许就从此生根发芽。小学生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能迅速发现老师对他的爱,获得一种父母般的认同感,由此产生发自内心的安全感,消除对外界的恐惧、敌意或破坏欲。

《读者》上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美国有个男孩由于先天兔唇,遭到小伙伴们的嘲笑讥讽,因而对老师同学抱有敌视和仇恨的态度,在一堂语言听力测试课上,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们的听力测试是以耳语形式进行的,老师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让他震惊、感动、激动,从而获得了一种信心和力量,使一个心理问题儿童转变成为一个优秀学生。

我们语文教学内涵丰富,以人为本贯穿始终,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完全可以在讲课时有针对性的以事喻理,以情动人,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

二、赏识学生,与学生平等互动、心灵对话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做个好孩子。这是一种真的、善的、美的情感——渴望赏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七种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或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的教育,某些智能受到压抑,甚至摧残……所以,学生内心虽一致渴望自己令人赏识,外在显现却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有的还会不如人意。对此,教师应心如明镜,毫发可鉴,在语文课堂上尽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赏识,从而得到暗示:努力吧!的向往终将使你成为一个好学生。课堂上,教师弯下腰来,蹲下身去,让赏识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爱怜的抚摸流淌在每个学生的脸上、心上。慷慨地给予每个学生做优秀的可能,他们才会在身心舒展的状态下快乐地成长。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心理无拘无束,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才有可能被激活。 

在教学苏教版十一册的《大江保卫战》一文后,我引导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学完课文后的感想。有位学生说:“老师,学完了课文,我就想唱《为了谁》这首歌,可是我唱得不好听,您能和我一起唱吗?”我当时就给予鼓励,欣赏他的敢想敢说,并和他一起唱了起来,歌声感染了全班学生,大家一起唱了起来……唱完以后,同学们又说了很多很多的心里话,感人肺腑。我想:如果没有教师的鼓励和赏识,这些感人的画面是不会出现的。

对学生的赏识,甚至对学生的缺点(顽皮好动、故意答错、乱答问题、内向懦弱等)进行赏识,从正面在课堂教学中肯定学生合理的一面,甚至象征性的合理的行为,可以使学生特别是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这种成功的经验增强了他的自信,使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会作出合理的举动。我想这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唤醒。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多一些赏识教育,再多一句关爱的话,再多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三、改造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在最能表现教师尊严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则处在一种无形压力的包围之中。小学生都是腰板挺直、双手背后、两脚齐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并且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的心理因素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天性活泼的小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心理会健康吗?

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还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就能得出答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个教师都少一点包办,多一点放手,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而又充满竞争的氛围,相信我们的学生都会像快乐的音符,在课堂上欢蹦乱跳,弹奏着知识的蛩音,展现着生命的对话。

如教学《真情的回报》一课后,我领着学生走进心灵剧场,他们回忆、讲述自己曾经历的真情故事,再去描绘将来自己要向谁付出真情,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学生说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说着说着,许多同学竟流下了真情的泪水。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我长大了,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化妆品,送给我们的王老师,这种化妆品不但能使老师的皮肤更加白嫩,还能祛除老师脸上的色斑,让刘老师永远年青美丽。”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纷纷发言,有的深情的回忆了自己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有的说长大后要报答母校,让母校变得更美更好,有一位同学期成绩还即兴朗诵了饱含深情的小诗……此时的教师摆脱了师道尊严长幼有序的传统束缚,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此时的学生在绿色的课堂上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让我们如父母珍视儿女一般珍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使他们的在教师的引领下舒枝展叶,茁壮成长吧!

改造我们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改造我们的课堂,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将这种理念化为教学行动。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我们中国更是一日千里,随着一个更开放的时代的到来,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处在这样一个独特时代的中国儿童,心理问题也会层出不穷。身体健康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心理健康教育更要从娃娃开始抓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心理,共同努力,构建绿色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