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语文课题(一)【2007-2010】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 课题列表 > 语文课题 > 语文课题(一)【2007-2010】 > 研究过程

人类的“老师”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liufang  发布时间:2016-05-23  浏览次数:

武进区坂上小学课题研究课教案(时间    2016.3.23     

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究

学科

语文

教者

沈华芳

内容

人类的“老师”

教时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3、读写结合,初步学习前后呼应、详略得当的写法。

4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会文中“流线体”“薄壳结构”等科学术语。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第7课——人类的“老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把书打开,快速浏览课文,知道人类的“老师”都有谁呀?

(生答):鱼儿  鸟儿  蜻蜓  苍蝇  蚊子  蜜蜂    鸡蛋  袋鼠  贝壳 等

2、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谁是人类的“老师”?

(生答后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指名读,齐读。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文中哪句话中感受出来?

(生答后出示):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儿一种呢。指名读,齐读。

刚才两个不同的句子,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分别在课文的一前一后,这样的写法叫——前后呼应。同学们在作文时可尝试着运用,这样能使文章结构更严谨,中心更突出。

3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儿一种呢。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儿是人类的老师

4、请一位同学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出示)那鱼儿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答后出示答案。

二、精读指导第三自然段,理解感悟。

1、那鸟儿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出示)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三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除了鸟儿,还有谁也是人类的老师呢?

(生读)

2、交流:那鸟儿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

(生答后出示):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指读句子。

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老师”(出示)

3、除了鸟儿,还有谁也是人类的老师呢?(生答后追问)为什么呢?

“这类事故”指什么?(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造成机毁人亡。)

4、人类又是怎么向蜻蜓学习寻求解决方法的呢?请看蜻蜓的图片,(出示)你有什么发现?

(生答后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因为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所以说蜻蜓是——人类的“老师”(出示)

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出示):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指导朗读,读出惋惜、遗憾的语气。(指图上厚斑点)

5、除了蜻蜓,还有谁也是人类的老师呢?(生答后追问)为什么呢?

(生答后出示图)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6、小结:飞机从发明到改进、创新,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所以说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都是——人类的老师

7、这些“老师”给智慧的人们以无穷的启迪,让我们不断创造,推陈出新。一起读第3自然段,感受启发,体会创造的魅力吧!

 

三、同法学习4-6自然段,练习说话,内化语言。

1、后来人们为什么说鲸,鸡蛋等是人类的老师呢?(出示)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思考:这些老师是谁?教了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怎样?完成表格。(小组学习)你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由你负责填写。

老师是谁?

教了什么?

结果

 

鲸的外形 

“流线体”

改进轮船,

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鸡蛋

薄壳结构

设计出坚固美观、

轻便省料的建筑物

 

 

袋鼠

会跳跃

越野汽车

 

贝壳

坚固

坦克

 

2.交流,探究“鲸”的秘密。

1哪位同学对鸡蛋的秘密感兴趣?指名读课文,思考:“老师”是谁?教了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怎样?

2说说你为什么对第4自然段感兴趣?(鲸快)

师出示鲸并现场勾勒鲸的形体,并介绍:这种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就是——“流线体”。“流线体”在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潜水艇等外形通常为“流线体”。

3)刚才**同学回答得很好,因为他课前认真预习,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回答出这个问题。你也能用“轻而易举”说句话吗?

4)请对鲸轻而易举超过轮船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出示)其他同学思考:鲸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3.交流,探究“鸡蛋”的秘密。

1)哪位同学对鸡蛋的秘密感兴趣?(出示)指名读,思考:“老师”是谁?教了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怎样?

(2)说说你为什么对第5自然段感兴趣?(鸡蛋捏不碎)

(3)实验探究:请学生上台捏鸡蛋。

讨论: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

(生答后出示):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薄壳结构”

指名读。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4)建筑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5)“薄壳结构”在建筑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出示)

你还知道哪些建筑物采用了“薄壳结构”?

(6)投影出示图片并总结: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鸟巢、水立方、白宫、克里姆林宫、太空针塔等都采用了“薄壳结构”,这些建筑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省了材料。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研究一下。

(7)男生一起读第5自然段,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吧!女生思考:(出示)鸡蛋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4.学习第6自然段,了解详略得当的写法。

1)指名读课文,思考:“老师”是谁?教了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怎样?

2)学生汇报。(出示3)

3)质疑: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仅仅是这些吗?还有哪些?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省略号看出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还有很多)

4(出示)第六自然段只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叫简单列举。这样文章就有详有略,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今后写作文时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做到详略得当。

 

四、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1、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同桌自由交流,指名交流。师评价鼓励。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出示)

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1、《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有关仿生学的知识,师介绍仿生学。(出示)

仿生学应用广泛,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2

2、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主要写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启示,所以才有了很多发明创造,他们成为人类的“老师”,真是名不虚传呀!

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读第七自然段。

大声地来赞美他们吧——读第七自然段。

3、学到这,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指名交流。

(出示)处处留心皆学问,自然界处处都有“老师”。

我们要感谢这些给我们启示的生物。我们要保护它们、研究它们、学习它们,与它们和谐共处。

3、师总结:(出示)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细心发现、不断探索,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相信在走近自然的同时,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启发,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板书:受到启发   发明创造)

 

六、读写结合,奇思妙想,课外迁移。

1、浏览中国仿生网,把你的奇思妙想与同学分享。

2、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仿照课文写一写。

 

 

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亲身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任务。在教学时我遵循了这一原则。采取了引题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提出 “人类的‘老师’是谁?”这个大问题,说出自然界中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接着让学生带着“老师是谁?教了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怎样?”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学习课文的36节。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3节,通过读读、画画、讨论、交流等形式品读课文,无拘无束地畅谈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然后自学4——6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尤其是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时,畅所欲言。课堂上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的气氛极浓,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突破了教学重点。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堂教学目的不在课堂,而是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从而让学生走向课堂之外的更广阔的天地。当学生把探究、发现、创造边成一种习惯,“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不足之处:重点感悟过程有些平均用力,在学生学习第3节后未能提炼出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环节没有完全让学生自学,扶的较多。

 

 

 

 

 

 

 

 

 

 

 

 

教学板书:       7.人类的“老师”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受到启发   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