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语文课题(一)【2007-2010】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 > 课题列表 > 语文课题 > 语文课题(一)【2007-2010】 > 课题规划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liufang  发布时间:2007-12-10  浏览次数:

一、研究背景及目标: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人类社会一方面尽情地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恩惠,一方面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资源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已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可以说,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更加突出地显现了出来。

联系学校实际情况, 一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不容乐观。师生的教育资源观念相对滞后。重视校内资源、轻视校外资源;重视硬件资源、轻视软件资源;重视形式,走过场,不注重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使得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我校地处农村,又靠近常州、湖塘经济发达城区,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大都流往城区。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外来民工子弟。因此,学生之间的差异资源较为丰富,但无论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都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我校有一支自身文化素质较硬的年轻教师队伍;有一个藏书丰富的阅览室和两个微机房以及畅通的校外网;有较为丰富的校园文化和乡土文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实践研究,进一步促进广大师生家长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努力开发利用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开发利用新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2、探索开发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3、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体系,优化语文课程资源的配置。

4、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312月-20046):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对象的有关情况,收集资料,学习有关理论,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

2、研究阶段(20049月-20067):根据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研讨,进行公开课研究教学,在评议研讨中积累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形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3、总结阶段:(20069月-200712):对本课题的实施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有关专题研究课教案、评议记录、专题研究论文结集汇编,为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做好准备。做好结题工作。

(二)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本课题的科研文献材料,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知识、数据和观点,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开创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个案研究法对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他们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并对一些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跟踪研究分析。

用调查研究法调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能顺利进行,需要有以下保障措施。

1、畅通校内校外网络,健全学校图书管理制度。

2、确保研究经费,用于健全学校网络设备和更新图书资料,并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3、开展研究人员培训,奠定研究基础

4、组织语文观摩研讨,交流研究经验。

5、邀请专家来校指导,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三、研究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机构,形成有效的制度。

(二)以理论学习为前提,引领课题研究。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落实课题研究。

1、制定计划。学期一开始,我们就要求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制定公开课计划。

2、集体备课。在执行公开课计划中,充分利用各教师自身的资源优势,由年级组集体备课,群商共策,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3、观摩研讨。

4、反思、研讨。一堂课下来,执教者应重视以点切入课题研究,做好每节课的点滴反思并与以梳理;听课者应重视有关课题的问题探讨,让反思和追击成为习惯,为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四)以课外读书、实践活动为拓展,深入课题研究。

四、研究成效分析

(一)研究成效

1、摸索了一套有效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方法。

1)、立足教材,抓住文本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最基本的信息源,是对课标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是教和学的凭借。从宏观上讲,我们必须理解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编排意图;从微观上看,我们要把握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每种课文类型特点和每课教学重难点。

①精心用好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是语文学科知识极好的载体。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三维目标上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个训练点,让课本的每一个训练点都成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例子”,成为教师利用和开发的“引子”。因此,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紧扣文本的知识点、能力点、疑问点、借鉴点“用教材教”,使疑问从文本中提出,答案从文本中去寻找,不离文本紧抠词句,咬文嚼字,真正发挥文本意图及其规定的教学功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不再一一罗列。

②适度整合教材。因为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承载的内容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无所不及;知识广,字词句段篇;能力广,听说读、写书;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而我们还在研究“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时间呢?像小学高阶段一周也就4课时。所以,我们必须适度整合教材。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小到生字的整合。如:《在的海中永生》生字新词比较多,分散在课文中识字比较费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集中识字又比较乏味。这时,我们可以稍加整合,把它们分成三类:描写飞机的(机舱、舷窗、盘旋);描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呜咽、痛悼、水天一色、奔腾不息、波翻浪涌)描写地点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再结合课文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识记理解。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既掌握了字词,又熟悉了课文了基调。中到一篇文章的整合。对于篇幅长的课文,我们做到了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取舍教材。如:《早》这篇文章,有对三味书屋的描写,有对院子里梅花的描写,还有“早”字来历的描写,可以说是篇幅长,内容多。我们可以紧扣题目整合成三个问题:“文章如何写梅花早的?如何写鲁迅早的?二者是什么关系?”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将显得重点突出,训练扎实。大到一个单元的整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受学生情况、教师素质、学校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由于篇目多,来不及教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能完全照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要能够借助教材的工具性,让教学内容相仿的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不至于将学习内容乏味地重复。这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尝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十一册最后一单元《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三篇课文都是读书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以读书方法的指导为主旨,合理裁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有效拓展教材。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和使用。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合理拓展。a补白拓展。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往往该详处大段铺陈,该略处惜墨如金,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可以驰骋想相的空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那些精练的文字展开,细致描绘具体情形。如《黄山奇松》,作者写“迎客松是整个黄山的代表”除了它外形奇特,更在于它顽强不屈的精神。我们老师在上这一段时,为引导学生把握迎客松的内在品质,抓住了“饱经风霜”一词设问“它会经历哪些磨难呢?”让学生创意补白。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说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有的说经受了风霜雨雪的折磨,有的说受到了人为的摧残……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想像、理解、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B延伸拓展。有些教材言犹尽而意无穷,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结尾的这一特点进行延伸。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结尾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说话:“有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又喷着响鼻说小骆驼难看,小骆驼会怎么想,怎么说呢?”c补充拓展。有些教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存在理解的困难。我们就要找准时机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如《在大海中永生》现在的学生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不了解,有的虽在课前查了资料但也是些支离破碎的印象,我们在上课前就有必要补充。再如《黄鹤楼送别》中李白对孟浩然说:“你的人品令人敬仰” 孟浩然的人品怎样,教师也必须补充。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后的作业提示改编课本剧丰富教材资源等。

2)立足课堂,抓住人本资源

课堂是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师生的一切表现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但并不是所以的资源都可以利用。因此我们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彰显人格魅力,展示个性特长,合理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探究。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来说都是富含深意的,教师的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次慈爱的抚慰都将激起学生奋进的意志。老师的一段深情的朗读、一个动听的故事、一幅简练的简笔画都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于会影响他的一生。如在学生的写人的作文中,《我的老师》、《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老师,我想对你说》、《我喜爱的一堂课》此类作文都是以老师的言行为素材的。

②尊重学生个性,捕捉精彩生成,合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差异既是教学力量,也是教学资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其言谈举止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对文本的理解也有不同的感悟。如,在听张老师上《狼和鹿》一课时,当课文即将学完,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了一个问题:“张老师,人们杀死了狼,就破坏了生态平衡。那要是我们到森林里去,也遇到了狼要吃我们,我们杀不杀狼,不杀,我们就得死,杀,就破坏那里生态平衡了。”一席话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很多学生开始议论起来。张老师没有训斥该学生胡思乱想,而是提醒学生注意文中大量的直接、间接表示数字的词语,例如:四千、十万、大量、过多等,找到这些词语后,再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经过提醒以后,学生明白了:一定数量的狼和一定数量的鹿,形成了一个生态平衡关系,一只、两只在这个生态平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所以当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死抱着‘保护生态平衡’宁肯被狼吃就太可笑了。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心中要装着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资源,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3)立足生活,抓住自然社会资源

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小天地,生活才是大课堂。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①利用校园生活资源。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场所。校园的一切布置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一草一木、一棵盛开的鲜花,一刻挺拔的大树。每一面会说话的的文化墙,板报、标语、校训,以及那高高飘扬的国旗。一个活动,一次艺术节、体育节等等可能成为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

②利用家庭生活资源。一个简单的家人团圆、生日聚会、家庭游戏、家务劳动等都将是学生身边丰富的课程资源。据我们调查,学生双休日的时间大部分花费在看电视上。因此,我们一方面利用好电视资源,开展“新闻播报”“我喜爱的明星”等活动;另一方面结合综合实践、少先队活动布置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动手能力,丰富生活体验。

③利用社会生活资源。在我们现代高科技的信息社会里,资源应当更多,我们应该紧跟时代观注热点话题,开展专题讨论,如:“北京奥运”、“神六上天”、“嫦娥飞天”、 “环境污染”等;在生活中注意街头文化,街头小巷的广告、橱窗布置、门店牌,这些都是人们花费了一定的心思,琢磨了很久的得意之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利用这些资源。关注地方人文自然资源。如农村一年四季的田野风光,家乡的名胜、地方特产,还有大自然的风霜雨雪,雷鸣闪电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内容,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2、开发了部分语文课程资源的课外内容体系。

教材虽然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由于老师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整理出一套与各册教材相关的内容体系。我们只是构建了两个网站。一个是本课题的专题网,网站里自主创新的资源只是一部分,也就是课题组老师每学期上的一到两堂研究课,大部分是用转链接的方法连接了国内知名的语文资源网。但我们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课外内容体系。

1)合理利用现有设备,开发了课外阅读资源。我们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实验室、视播室等开展阅读交流。如星期一、三、四、五中午1130——1230分别由三、四、五、六年级进入学校图书馆阅览或借还图书。星期一、三、四、五中午1130——1230分别由六、五、四、三年级的学生进入电子阅览室阅读或查找资料。以上场所由各室的专职管理员和班主任负责。我们语文课程还和校本课程结合开发了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利用每天的晨读课和每周的校本课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和美德。

2)紧密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了乡土资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既能感受到快速发展的城市文化,又能通过一系列家务劳动提高动手能力、丰富童年生活,还能利用周边的农业特色资源(如葡萄、水蜜桃种植)享受特殊的乡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等语文综合素质。(见表格)

3、构建了适合师生发展的学校资源网站和校园知识管理平台。

为了方便学生上网学习,语文课题组成员与电教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构建了校园知识管理平台。电教处还把许多的素材资源与老师平时做的课件收集起来,构建了学校资源网站,使学校花钱订购的教学素材和教师开发的网络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

4、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语文骨干教师。

在课题研究中,领导和教师树立了大语文观,深刻地认识到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上课不再是“以本为本教死书”了,而是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优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内外资源,共同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一批青年老师脱颖而出,他们承担了各级研究课、示范课,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初步形成了骨干群。现在,学校有市级语文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语文骨干教师2名,校语文骨干教师、教坛新秀7名。他们围绕课题把自己的收获写成了一篇篇小论文或经验总结。方燕老师的《引导学生写“真作文”》发表在常州教育报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文教学过程》获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诵读积累熏陶内化》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何迎霞老师的《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促进教学目标整合》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把握媒体使用时机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获武进区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学反思评比一等奖、常州市二等奖,《追求灵动的语文课———谈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优秀奖。陆静老师的《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语文化》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朱成老师的《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朱成老师制作的《碧螺春》获全国课件制作优秀奖。

5、提高了全校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学校的生源不是很好。全校有60%的学生来自外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都很差。但由于教师注重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恰当地在课前、课中、课后拓展学习内容并注重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为:(1)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据问卷调查, 70%的学生喜欢读、喜欢写、喜欢议。中午,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成了学生爱去的地方。(2) 课堂上,学生比以前有话说,会分析、会思考。(3)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增强,在参观访问、采访活动、主持各类班级活动或参与竞赛中充分表现出沉着、机敏、流畅表达的良好素质。(4)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生自办手抄报、黑板报,从写稿到版面设计,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学生习作经常见诸报端。徐超秦的《小小即兴演讲会》刊登在《看图作文》杂志上。唐潇君的《合作中的发现》刊登在《快乐作文》甘立融的《 弘扬传统无私奉献》,赵怡的《风雨的考验》唐潇君的《诚信与我同行》在“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征文中分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潘婷的《抹不去的回忆》,王唯的《生命掌握在我手中》在“道路交通安全”征文中获三等奖。

(二)存在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矛盾和困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1、在学校教育中,我们注重了文本资源、视频资源、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可是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压力的加剧,许多家长教育观念滞后,总是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不必参与劳动。因此,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渐渐养成了自私,感情淡漠的坏习惯。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得不到保障。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多,又要保证足够的活动时间,因此,在校的课外阅读时间少。学生家长的文化低,成天为生计奔波,把自己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OK,不能起到监督辅导作用,在家的课外阅读得不到保证。

3、教师的理论培训有待加强。许多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育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不能将自己好的方法、经验进行科学界定总结推广,致使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流传,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坂上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和语文实践活动推荐表

 

课外阅读书目

语文实践活动

低阶段

 

365夜故事》

《一千零一夜》

1、学做家务事

2、我爱我家

3、观察小动物

4、认识几种庄稼、花草、水果

5、找春天

6、童话故事比赛

《格林童话》

《十万个为什么》

《外国童话选》

《英雄人物故事》

《快乐王子》

《中外名人故事》(注音版)

《严文井童话》

《阿凡提的故事》

《陈伯吹童话》

《中外神童故事》

《皮皮鲁和鲁西西》

《木偶奇遇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中阶段

《山海经》

《哈利.波特》

1、小鬼当家

2、学种蔬菜

3、学习采访

4、学做小调查

5、我当导游

6、饲养小动物

7、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

8、故事大王擂台赛

《西游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封神演义》

《雷锋的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

《聊斋 

《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故事》

《中外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希腊古典神话》

《中外名人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中外智慧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上下五千年》

《一千零一夜》

《魔戒》

高阶段

《三毛流浪记》

《毛泽东》

1、祖国的名山大川

2、世界名城

3、动物趣闻

4、我爱家乡

5、成语接龙

6、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

7、水果知识大比拼

8、演讲比赛

 

 

 

 

 

《神秘的宇宙》

《伽利略》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中外名人传记丛书》

《鲁滨逊漂流记》

《红毛酋长》

《华盛顿》

36计与人生智慧》

《 中国节日故事》

《智慧背囊》

《三个火炝手》

《 海底两万里》

《汤姆叔叔的小屋》

《 中外探险故事》

《契诃夫》

《时文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