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1)班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按照传统的观念,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长(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在家庭中本身就存在着不断学习提高的问题,因此“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与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一思想已成为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以及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在孩子入园、入校后,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 园、学校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习惯、生活习惯、 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与此同时,家长也要修养成性,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人师表。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 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 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生长发育,进入幼儿时期,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 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 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孩子在这个时期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将对孩子早期智力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致关重要的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 以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 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家长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 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 家长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家长 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家长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