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5)班

历史名人教孩子的13个高效读书法,强烈推荐!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孩子会问老师和家长,读书有什么用?

 · 读书,其实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遇见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 读书,还能带给孩子知识的力量,使他的大脑升级武装,有信心去直面未来的不确定性。

  冰心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日来临之际,晓晓将13位中外历史名人亲身实践的读书法,推荐给各位家长和孩子~

  Q1: 如何养成读书好习惯? 

 

- 欧阳修“计字日诵” -

 欧阳修曾经精选《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超过45万,规定自己每天熟读300字。

 他说到做到,用三年半的时间就全部读完了。

 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磨练孩子坚持不懈的毅力。

 所以,我们提倡每天让孩子读书打卡,21天养成读书好习惯。

  Q2: 如何选择一本书? 

 

- 郑板桥“求精求当” -

 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需要。

 各位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书籍时,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

 

- 培根“区别对待” -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选择。

  

Q3: 如何高质量读书? 

 

- 诸葛亮“观其大略” -

 “观其大略”就是领会要点,把握中心思想的读书方法。

 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籍,都有它最精粹的部分,抓住了精华,再深钻细研,就能较好地把握通篇的主要精神。

 这样一来,所学的知识扎实深刻而不浅薄,达到事半功倍、融汇贯通的效果。


 爱因斯坦“舍得” -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有的东西。”爱因斯坦在读书时,往往会有意识地忘掉一些东西。

 他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内容,而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的一切内容。

 “抓住书的骨肉,抛掉书的皮毛。”通过这种方法,去粗取精,把握要点,吸取有益的核心内容。

 除此之外,爱因斯坦还常与同学讨论。

早在他上中学时,他就与两个朋友,经常晚上一起学习和讨论各家哲学著作、心得体会,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

读书分享、讨论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Q4: 如何做读书笔记? 

 

- 韩愈“提要钩玄” -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认为,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钩出精义,领会精神。

 对孩子来说,看故事时需要写出提要,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看到好词好句要划出来,并进行深入地琢磨与分析。

                                                                      - 黑格尔“摘录分类” -

 黑格尔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录在活页本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数学、心理学、史学等进行分类。

 每一类都严格地按照字母次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

 不论需用哪一类资料摘录,都可以马上找到,随取随用,这些文件夹伴随了这位哲学家的一生。

 所以说,读书做笔记,也要注重分类分析、归类总结。

 Q5: 如何牢记书中内容? 

 

- 丰子恺“重复法” -

 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读书,每读完一个章节总要复习一遍,读到第三个章节,还要把前面两个部分再复习一遍,就这样反复地读,反复地温习,不厌其烦,一丝不苟。

 他还有一个绝妙的办法,促使自己多次复习已读过的书:读书时,在书的背后写“读”字,读一遍就写其中的一个笔画。当时通用的是繁体字,也就是说,一本书他会读20多遍。

 你说,一本书读这么多遍,岂有不烂熟于心之理?

 重复是学习之母,这的确算得上一句至理名言。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自己做实验,将实验结果画成了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减少。

 所以,想要孩子记住书中的内容,科学复习很重要!

  Q6: 读书如何厚积薄发? 

 

- 华罗庚“推想法” -

 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会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写,该怎么写?

 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

 遇到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很快浏览过去,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颖独到的观点,刨根问底。

 一本较薄的书,对新的概念、定理追根溯源,就增加了不少内容,这是“由薄到厚”。

 比这更重要的是第二步:学会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融会贯通,然后“由厚到薄”。

 

- 鲁迅“参读、泛览” -

 参读的意思是,不但读选择的书籍,还要参考阅读作者的传记和其他作品。

 泛览,就是不设限,广泛涉猎。

学理科的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看看科学书。另外,不要专看一个人的作品,就算是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书,也要翻一翻。

 Q7: 如何学以致用? 

 

- 顾炎武“万里行路法” -

 明末清初著名的学问家、思想家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开始大规模地游学。

 每行至一处关隘要塞,他便去找几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细询问有关地理、历史等情况。

 如果老兵们说的与书上记载的不相符,他便亲自到实地考察,一处一处地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

 途中若是遇到好书,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就全文抄录或是借来读完再走。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他的四海游学,确实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学以致用最好的践行者。

- 培根“知识与实践结合” -

 上文在如何选择一本书中,提过培根的“区别对待”法。

 培根不单是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的掌玺大臣。

 他一直强调书本知识的运用,书本知识必须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他认为,“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他还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去体验就学不到。”

 讲了这么多中外历史名人的读书方法,你对哪个比较感兴趣呢?

 不过晓晓要提醒各位,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读书方法,并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意外惊喜!